凯时KB88毛巾大王押宝新能源 “光伏”大餐仍是未知
栏目: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:2023-12-04
 凯时KB88经济观察网 记者 赵红梅 更多的纺织服装公司正试图通过涉足新能源扩展自己企业的版图。  目前孚日股份的晶体硅合资项目已投产,薄膜电池组项目预计四季度开始试生产。  而在二级市场眼中,孚日股份已经被定性为新能源企业,股价也基本随新能源类公司而波动。  而苦于纺服领域成长空间有限、附加值低而进军新能源的队伍也越来越长,江苏阳光(600220)、杉杉股份(600884)、华纺纺织(600

  凯时KB88经济观察网 记者 赵红梅 更多的纺织服装公司正试图通过涉足新能源扩展自己企业的版图。

  目前孚日股份的晶体硅合资项目已投产,薄膜电池组项目预计四季度开始试生产。

  而在二级市场眼中,孚日股份已经被定性为新能源企业,股价也基本随新能源类公司而波动。

  而苦于纺服领域成长空间有限、附加值低而进军新能源的队伍也越来越长,江苏阳光(600220)、杉杉股份(600884)、华纺纺织(600273)均已跨足光伏产业锂电池业务,进军太阳能光伏产业。

  但光伏行业等新能源项目盲目投资现象严重,新增项目密集上马凯时KB88,投资大、见效慢,让这个产业愈加脆弱,对光伏产业仍持乐观的纺织服装企业能否从新能源“盛宴”中分得一杯羹,一切都是未知。

  孚日股份董事长孙日贵告诉经济观察网,“现在内销在公司总销售额中的比例不到10%,只有5个亿,到2014年我们预计内销市场能增长到12亿。”

  孙日贵表示,孚日将停止在家纺产能的扩展,对于家纺产业的投资重点将从产能建设转为渠道和品牌构建。而主攻内销的上海分公司落户杨浦区家纺园,也意味着孚日开始回攻内销市场。

  “作为最大的家纺企业,我们在海内外多个市场已经取得了领导者地位,同时,家纺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,面临劳动力成本攀升、汇率、市场不景气等多种影响,公司在家纺领域的成长空间有限。”孙日贵说。

  “公司目前毛巾生产能力(产能6.7万吨)全球第一,2008年家纺业务收入达到28亿元,已经很难通过产能扩张实现业绩增长。而新技术的应用和品牌战略则是把家纺业务做深做精的重要路径。”

  尽管1999年以后,孚日股份毛巾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一直名列全国同行业第一位,2008年凯时KB88,孚日股份出口额31亿元左右。在日本市场,每四条毛巾中就有一条来自孚日。

  但外销受经济危机冲击较大。孚日股份上半年美洲市场销售同比下降约28%;欧洲市场同比下降约15%;大洋洲市场销售额则下滑了75%。

  孚日开始下力气推进国内市场的品牌战略和销售渠道建设,并有所见效,上半年国内实现销售收入3.37 亿元,同比增长52%。

  孙日贵告诉记者,事实上,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,公司已经意识到拓展内销市场的重要性,希望能够进行调整,培育自己的品牌。

  “希望到2012年,出口所占的比例能从85%下降到70%,内销市场能从现在的15%上升到30%。”孙日贵告诉记者。

  中国家纺协会人士告诉记者,孚日停止在家纺产能上的扩张,转而拓展品牌和渠道,为的是高附加值的保证,家纺业产品多以低档次、低附加值产品为主,同质化现象严重,缺少终端和品牌的建设。

  孙勇告诉记者,孚日在内销市场的发展,将定位在高端市场,以商超和百货店为主要渠道。下一步孚日的工作重点就主要放在市场拓展上,以自营、经销商加盟和经销商合作等多种方式布局内销市场。

  一手托着家纺传统行业,另一脚踏进了高科技产业——新能源。孙玉贵和不少纺服大亨一起开始落子光伏产业。

  孚日股份办公室人士告诉记者,早在三年前,孙玉贵及其高管就开始考察太阳能光伏项目的可行性和回报率,那时候纺织业的困境就开始凸现了,劳动力成本上升、汇率……

  目前,孚日集团有两大光伏项目:以德国一家公司共同出资50%设立的埃孚光伏制造有限公司;首期项目投资18.6亿元,建设规模为60MW的薄膜太阳电池研发及生产项目。

  8月26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上,因为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,多晶硅,作为光伏产业的基础生产原料成了众矢之的。自2006年以来,受市场虚高价格与短期暴利诱惑,国内掀起了一波多晶硅项目的建设高潮,产能严重过剩。

  对此,孙日贵告诉本报说,孚日股份涉足的光伏产业分为两块,其中多晶硅一块,主要是与德方企业合作,销售渠道主要以出口为主,且初期几年由德方负责销售。而另一块是金属薄膜电池业务,则是更为先进的二代技术,不仅成本降低20%,而且污染更少。

  节省资源、科技含量高的光伏产业让众多纺服企业“着了魔”,杉杉、江苏阳光、华芳纺织等纷纷选择在这块领域开疆托土。

  而原本是传统纺织服装类的上市公司一旦沾上“新能源”的排头,股价也开始鸡犬升天。

  “原有纺织业务发现到现在,空间很难再保持高增长,希望进入多晶硅行业,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。”江苏阳光董事会办公室人士告诉记者。

  海通证券一位纺织服装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凯时KB88,尽管国内先后有上千亿元资金涌入光伏产业,公司一经“新能源”概念包装股价立刻扶摇而上,但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撑,有核心技术者获暴利,低水平重复建设者“啃骨头”赚加工费。主要原料多晶硅一直被海外市场垄断,90%以上的多晶硅依赖进口,并且90%的光伏产品只有出口才有销路。“两头在外”的产业格局,企业蕴含涵着极大的风险。

  “已经实现产出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,是与德国公司合资的项目,这家公司已经承诺三年内产品包销。”孙日贵说。

  想凭借新能源分一杯羹,已解纺织服装业业绩低下的困境,目前来看,一切仍是未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