凯时KB88川沙旧事 曾经骄傲的“毛巾之乡”
栏目: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:2023-12-29
 凯时KB88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),川沙内史第后人沈毓庆首创“经记”毛巾厂,招收妇女,学习织毛巾。  到民国9年(1920年),川沙县有毛巾厂75个。其中以三友实业社和经纶毛巾总厂为最大,三友实业社的“三角牌”、经纶厂的“雄鸡牌”等毛巾,还行销东南亚各国。  “八一三”抗战后,川沙沦陷,毛巾产业处于停顿或半停顿状态。直至抗战胜利后,毛巾生产略有恢复。但至解放前夕,当时的政府捐税苛重,投机猖

  凯时KB88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),川沙内史第后人沈毓庆首创“经记”毛巾厂,招收妇女,学习织毛巾。

  到民国9年(1920年),川沙县有毛巾厂75个。其中以三友实业社和经纶毛巾总厂为最大,三友实业社的“三角牌”、经纶厂的“雄鸡牌”等毛巾,还行销东南亚各国。

  “八一三”抗战后,川沙沦陷,毛巾产业处于停顿或半停顿状态。直至抗战胜利后,毛巾生产略有恢复。但至解放前夕,当时的政府捐税苛重,投机猖獗,市场混乱,物价飞涨,毛巾工业很快又陷入困境。

  1960年起,蔡路、合庆凯时KB88、江镇等公社创建社办毛巾厂凯时KB88,其中1965年创建的江镇木机毛巾厂,产品曾出口日本、伊拉克、澳大利亚、瑞典、挪威、美国等10多个国家。

 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,川沙毛巾业开展了设备改造和技术工艺改革,逐渐走上机械化生产的道路。

  毛巾产业能够在川沙落地发展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川沙是本土棉花产地,可以做到低成本、自供自足。

  到20世纪80年代,川沙地区不再种植棉花,毛巾原料只能靠外地供应,材料价格的地区差,加上运输费用,提高了成品成本,使川沙毛巾业失去了原有的竞争优势。

  至上世纪90年代,上海的纺织行业一蹶不振,大部分企业歇业停产,川沙毛巾业也不例外。

  浦东新区档案馆馆藏的《川沙毛巾话今昔》一文,作者史群,由民建中常会、全国工商联史料工作办公室印刷于1983年。全文共9000字,分六个部分,讲述了川沙毛巾业从起步,经历发展、停滞、复苏到改造的概况,尤其对沦陷时期和抗战后的复苏时期记述情况较为详细,其中的逸闻轶事权且作为今人了解旧时社会环境的一个侧面。因篇幅有限,特摘录其中部分以飨读者,有些章节略作删节。

  上海孤岛时期,一些毛巾发行所由于货源中断,有停业之虞,遂怂恿一些小作坊迁沪,有些机户和小作坊主也想趋避祸乱,解脱困境,因而邀集同业知好,三五结合,先后有数十家近千台木机迁到上海,在“租界”内找到北站附近沿铁丝网的一些被战火轰跑的空房,以及徐家汇、沪西越界筑路地区的空屋,因陋就简地开工生产。

  原有的女工为了避乱也乐于离乡到上海做工。这些合伙组成的中小工场,流动资金少,不够周转,仍只能制坯巾。但女工食宿在厂,开支大,问题多,加以经营管理没有经验,对上海的复杂形势无法应付,因此不久就难于维持,有的甚至亏蚀殆尽,只能停业散伙,有的出盘易主,有的收拾残局迁回了川沙。

  极少数的虽勉强维持下来,但后来敌伪统制、争购棉纱,原料被掠一空,也不得不清理解散。及至抗战胜利,川沙迁沪的毛巾厂已无一家存在。

  从整个川沙毛巾业来看凯时KB88,经此挫折不免大伤了元气。因此有些人就从事旧业,当瓦工木匠;有些改行另谋生路。仅售三元一台的处理木机还没有买主,只能当柴烧。

  抗战胜利后,川沙毛巾也又逐渐恢复起来,许多手工作坊和机户重整旗鼓,纷纷复工。他们由于受到沦陷期间的遭遇,觉得有组织起来的必要。行业中逐渐出现一些活动分子,也想组织公会以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,所以积极酝酿成立毛巾同业公会。

  抗战胜利后毛巾业有了新的发展,机户滋生的形势在逐渐向南延伸,南汇县属的江镇以东、以南都有机户和毛巾作坊出现,甚至南汇城郊也出现了个别毛巾机户。

  设在南汇大团的“中建农场”也置办了二十台手拉机,作为农业工人及其家属农暇时的副业生产。原来与川沙连成一片的南汇北乡毛巾业,由于南汇毛巾同业公会的成立和机户的往南延伸,南汇毛巾业自成了一个体系。解放后,南汇生产毛巾最集中的江镇区划归川沙,遂又并成为川沙毛巾业了。

  毛巾业在解放前始终没有成立职工会,偶有劳资纠葛,都由同业公会以缓和矛盾为主旨,出场调停解决。

  一九四七年间,川南两县毛巾业中的几个活跃分子,商议组织一个毛巾生产合作社,以上海毛巾发行所的控制和剥削。几经筹划,由川沙宋赞平等通过关系,取得了江苏省社会处的批准,组织成立一个“江苏省川(沙)南(汇)毛巾生产合作社”。社员都是川南两县的毛巾业机户和小作坊主。

  上报的名单中,每个机户的织毛巾女工都列为社员,实际上织工并不参与。社员按照机数认定股金。社员大会选出理事七人,互推潘子平为理事会主席;监事五人,互推张文魁为监事会主席。理监事联席会议推出宋赞平为经理,张庸幅为副理兼供销处主任。总社设在川沙宋赞平主持的川沙信用合作社内,供销处设在上海西自来火街。

  经理名义上主持社务,但实权都掌握在上海供销处主任手中。社员所认股金的总数并不太少,但规定不全部缴足。合作社的流动资金主要靠县金库贷款和中央合作金库的抵押借款。

  在那个物价天天上涨,货币不断贬值的年代,取得贷款不仅要托有权势的人打招呼、送人情,而且还要接受与金库主办人员串同作弊的条件。如贷款一万元,负担全部利息,但合作社实际只能用五千元,还有五千元则归金库主办人无息使用;抵押借款如定期一个月,到期归还后仍不能提取抵押品,因为账面上又展期了一个月,实际上是金库主办人自己使用了。如不接受这些条件,不在帐面上串同作弊,下次就贷不到款。因此在物价较平稳的阶段,贷款并无好处,有时还要受到损失。

  合作社在上海设立供销处后,上海一些自己并无工厂的发行所,看到许多机户将要摆脱他们的控制,发生了惶恐,遂对合作社进行诽谤,说什么“那是吃空心饭的人搞的”,“是一些马路政客办的”等等。对机户则略施小恩小惠,挑拨社员与合作社的关系。在合作社方面,也存在办社目的不够明确,组织不够健全,群众基础较差,主办人之间团结不够好等许多毛病,加之经营管理缺乏经验,社中无盈余,社员无利可图,不免人心涣散,维持了一年多,不得不宣告解散。川沙旧事